重庆教练车CNG改装-国际油价低位震荡,中国油品升级加速
6月9日,我国汽柴油调价,每吨汽油下调110元、柴油105元,折合每升90号汽油、93号汽油下调0.08元,97号汽油下调0.09元 。
本次调价是今年以来国内成品油连续三次上涨后首次下跌,至此,今年调价已形成“五涨四跌两搁浅”的格局。
国际油价低位震荡
对于本次国内油价的下跌,有分析人士称,主要受到国际油价低位震荡影响。
自今年年初,国际油价跌至低谷之后,最近虽然有所反弹,但依然处于低位震荡。国际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(欧佩克)会议维持不减产立场,供应充裕的 格局仍然存在,来自供应端的压力并未减小,这是国际油价低位震荡的主要因素之一。备受关注的OPEC会议当地时间6月5日结束,该组织宣布维持未来六个月 3000万桶/日的产量配额不变。分析人士认为,受此消息影响,短期内国际油价仍以弱势震荡为主。
据了解,OPEC会议每年召开两次。去年11月,由于国际油价处于近六年的历史低谷,OPEC石油大会召开备受关注。当时OPEC作出决定:维持石 油生产目标3000万桶/日,以维持市场份额。因此,在本次会议召开前,各方均认为OPEC不会主动减产,以此对抗美国页岩油生产商。
数据显示,最近一段时间以来,OPEC的实际产量已超过产量限制承诺。5月OPEC原油产量攀升至3157.9万桶/日,较4月增加了6.7万桶/ 日。
据专业人士分析,沙特及美国的真实原油产量继续创历史新高,交易商的忧虑情绪仍在延续,同时伊朗石油出口有望解禁,届时市场供应可能更显过剩。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国际原油价格出现下跌趋势。
实际上在这轮下跌之前,国际原油价格在此前两个月出现了小幅的反弹。
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回升到每桶65美元以上,为最近四五个月以来最高值。不过分析人士指出,这主要受到美国页岩油钻井数量减少、美元走低以及也门冲突升级的影响。
亦有数据显示,美国页岩油钻井数量的减少,并不意味其原油产量的降低。相反由于技术的改进和效率的提高,其产量还有上升趋势。相关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5月底,美国页岩油钻井数量虽然不到去年10月份的50%,但其产量要高出同期100万桶/日。
面对着低油价,美国页岩油商通过提高技术大幅削减了成本,有的甚至削减了80%,这意味着即便国际油价低至60美元/桶,他们依然有利可图。
此前,美国页岩油革命被认为是导致此轮国际油价大跌的主要因素。它让整个国际原油市场供需关系出现重大转变。美国也由传统的石油输入国变成石油输出国,在这种情况下,为了保持原有的市场份额不被侵蚀,以沙特为代表的OPEC组织不惜以降低原油价格的方式来保证自己的市场。
供应量在增加的同时,有分析师认为,目前油市供需面略显失衡的另一个原因,主要体现在需求不足方面。在缺乏非OPEC国家配合的情况下,欧佩克不愿 意独自承担减产保价的责任,加之部分成员国对后市需求及油价的看好,不减产的结果在预料之中,短期内国际油价有可能将再次下探。
中国油品升级加速
在国际原油价格低位震荡这一背景下,中国无疑是受益国。目前,中国是世界最主要的原油进口国之一,原油对外依赖度也接近60%,因此国际油价的下跌,有利于降低中国经济运行的成本。
但也有消费者质疑,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的同时,中国的消费者并没有感到很大幅度的受益。
相关数据显示,2006年6月份,纽约WTI和伦敦布伦特两大主力原油期货价格在70美元/桶上下浮动;同期,北京地区93号汽油为5.09元 /升;而截至2015年6月8日,北京地区92号汽油价格为6.67元/升。十年间,国际油价回到“解放前”,而国内汽柴油价格却出现大幅上涨。
原因何在?
国内油价大幅提高主要因为两个方面:一是国内油品质量不断升级,成本在提升,尤其最近一段时间,对于成品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,企业投入加大。
今年4月28日,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家七部委联合发布方案,要求加快清洁油品生产与供应。一是扩大范围,2016年1月1日起在东部11省市实施国 五车用汽柴油质量标准;二是提前实施,将全国范围实施国五质量标准车用汽柴油的时间由原定的2018年1月1日,提前至2017年1月1日;三是普通柴油 方面,2017年7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实施硫含量不大于50ppm(相当于国四标准)质量标准,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硫含量不大于 10ppm(相当于国五标准)质量标准。
实际上,十年前北京地区执行标准为国三汽油标准,目前来看,北京地区油品质量已领先全国升至国五汽柴油标准。
更高的标准也意味更大的成本,按照国家发改委发布的《关于油品质量升级价格政策有关意见的通知》,确定车用汽、柴油(标准品,下同)质量标准升级至 第四阶段的加价标准分别为每吨290元和370元;从第四阶段升级至第五阶段的加价标准分别为每吨170元和160元。由国三到国五汽油累计加价460元 /吨,折合每升约0.34元;柴油累计加价530元/吨,折合每升约0.45元。
记者也从中国石化获悉,近些年来,为了提高汽柴油油品的质量,企业也投入很多,并在全国多地实现了国五汽柴油的产能。
近期,中国石化要求旗下炼厂加快节奏,建立倒逼管理机制,确保按国家规定的时间节点供应国五油品。考虑到为后续销售环节油品置换预留时间,所属东部 地区炼厂将在今年10月1日前完成,所属其他地区炼厂将在明年10月1日前全部完成,普通柴油硫含量不大于10ppm(相当于国五标准)的质量升级项目在 2017年10月1日前完成。
据悉,中国石化2000年-2014年累计向炼油板块投入2615亿元,其中2012年达到321.61亿元。目前中国石化已有70%汽油产能、40%车用柴油产能达国五标准。
除了成本的提高,另一方面,国内汽柴油消费税也先后经历四次上调,汽油消费税由0.2元/升提高至目前的1.52元/升,增长了1.32元/升;柴油由0.1元/升提高至1.2元/升,增长了1.1元/升。消费税在我国油价组成中占比由过去的4%大幅提高至23%左右。
这些都导致了国内油价的不断攀升。而最新的消息是,北京市正在制定汽柴油的国六标准,这也意味着油价还有可能会提高。